 
 
 
01
—
一审程序: 1. 起诉准备:原告需具有民事行为能力,且与本案有直接的利害关系;有明确的被告;有明确的诉讼请求。经过对案件进行综合分析,确定案由,与当事人签订授权委托合同。 2. 代理原告立案,整理立案材料,明确管辖法院。
02
—
3. 符合起诉条件的,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。 4.法院受理后,预缴诉讼费,分配法官,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(代理先予执行或诉前财产保全)。 5. 答辩阶段,对案件事实进行深入了解分析,并开展相应的调查、收集及整理证据,做庭前准备。
03
—
6. 开庭审理,双方答辩。 7. 法庭辩论终结,判决前能够调解的,可以进行调解,调解不成的,依法作出判决。 8.整个过程3-6个月
04
—
二审程序: 1.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,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。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,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。(续)
 
10.28
2025在民事强制执行法律关系中,申请执行人不仅是程序的启动者,更是享有特定权利、承担一定义务的重要主体。随着法治的不断完善,申请执行人的权利内容日益丰富,其角色已从单纯的“申请人”向执行的“参与者”和“监督者”转变。
10.21
2025在现实生活中,经常会有当事人签订投资与借贷性质模糊不清的协议,而在实践中,法官不会拘泥于协议中关于“投资”“合作”“入股”等表述,而是会以当事人约定的收益方式、风险承担、经营参与等要素综合判断。
07.24
2025①协商。双方通过友好协商,相互妥协和让步,解决纠纷。②调解。由第三方律师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,最终化解矛盾。③仲裁。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,除了劳动仲裁外,仲裁一裁终局制,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,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。④诉讼。一方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,由法院裁决纠纷的制度。诉讼是最终、最权威的纠纷解决机制,是当事人保护权利的最后屏障。
07.24
2025根据《民事诉讼法》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,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;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,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。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,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。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、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,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。
07.24
2025①民事案件第一审人民法院会在多长时间内审理结束?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,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。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,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,由本院院长批准,可以延长6个月;还需要延长的,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。 ②民事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会在多长时间内审理结束? 人民法院审理对民事判决的上诉案件,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,由本院院长批准。人民法院审理对民事裁定的上诉案件,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审裁定。
07.24
2025一般来讲,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,即权利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年内起诉,请求人民法院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 权利人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的,可以在权利被侵害之日起20年内起诉。超过20年的,人民法院不予保护。 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、向义务人主张权利,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,则诉讼时效中断。从中断时起,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,之前的时间不计算在内。
 
 
Business Area
在民事案件领域,我们尤其擅长处理包括诉讼及仲裁在内的民商事争议。作为本所最具优势、实力与竞争力的业务板块之一,我们已成功代理了众多涉及高额标的、法律关系错综复杂、交易结构繁琐的诉讼或仲裁案件。我们凭借精准的法律分析、严谨的案件准备和高效的诉讼策略,为客户赢得了众多胜诉判决和仲裁裁决,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赞誉和客户信赖。
 
05
—
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,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。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,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。 2.法院受理 3.审理程序大体与一审程序一样,不同之处主要在审查范围和内容上。